9月23——25日,第十一届全国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博导论坛在浙江大学举行,来自全国74所高校的138位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专家学者出席论坛,并就“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优先、优势、优质发展”展开研讨。我院杨业华、熊友华两位教授向大会提交了会议论文并受邀参会。会议期间,他们分别在论坛讨论中围绕主题,纵论学科前沿、畅谈学科发展,受到与会同行专家的好评。
本次论坛由全国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会、浙江大学金沙威尼斯欢乐娱人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编辑部主办,浙江大学金沙威尼斯欢乐娱人城承办。浙江大学常务副校长宋永华,中共浙江省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胡坚,全国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张雷声,教育部社会科学司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处处长陈睿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是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发展的灵魂,“三优”发展不仅要立足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自身,以此为基础改变哲学社会科学失语、失踪、失声的状态,而且要处理好学术意识和学术安全的关系,使马克思主义理论从学科自觉走向学科自信、学科自强。围绕论坛主题,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创始人、全国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会顾问、华中师范大学资深教授张耀灿,吉林大学金沙威尼斯欢乐娱人城教授陈秉公,中共中央编译局原秘书长、研究员、广西师范大学特聘教授杨金海,浙江大学金沙威尼斯欢乐娱人城院长刘同舫等11位博导教授分别作了主题发言。论坛还围绕“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人才培养模式”、“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整体发展及学科群建设”、“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以及“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与国家智库建设”等四个方面开展分组讨论。专家学者围绕论坛主题各抒己见,分享真知灼见,碰撞思想火花。
杨业华教授在论坛讨论中,就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三优”发展,结合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发展的现状和条件,厘清了优先、优势、优质发展的关系,强调关键是优先发展,核心是优质发展,落脚点是优势发展。并从制度设计、分类管理、方案落实、评估检查等方面阐述了如何实现三优发展的具体途径。熊友华教授则基于学科自觉、学科自信、学科自强、学术意识和学术安全等的基本认知,从实然科学性、应然公平性、现实应用性、建设批判性、政策导向性等方面,重点分享了自己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优质发展的几点认识。
论坛还就新形势下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提出建议:一是要尽快制定并落实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发展规划;二是要扎实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授权点建设;三是要大力改进新形势下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教学工作;四是要稳步地推进高校金沙威尼斯欢乐娱人城的建设。